花蓮這條,土地的界線(3)吉安,手做的禾稈凳

在五穀宮理事長與總幹事的帶領下,讓我們一起前往吉安做禾稈凳的呂為榮師傅家裡,一個在小巷裡的古厝,門上有對聯,斑駁的牆壁,牆壁上有「春滿」、「花開」;桃子上則有「福」、「祿」,透露的這房子的歲月。

古色古香這就是古早厝,門前有埕,可以想像子孫在門前嬉戲、長輩在曬棉被或蜜餞的畫面,雖然天馬行空了些,但卻很愉快的想像過程。

這是人家的庭院一隻狗癡癡看著我

先看呂師傅怎麼做

這就是近照

不一樣的稻草喔,左邊是台東池上的,摸起來真的強壯許多,看起來也很漂亮

草鞋,穿久會痛

呂師傅開始製作了他的禾稈凳,現場一個是成品,一個是較粗糙的半成品,看了以後很自然就會想要坐下來試試看強度,撫摸起來極為紮實,高度也很符合人體工學,呂師傅在旁就開始編織新的禾稈凳,我的眼睛在他重複的手續中,我也漸漸學會了他的「拐彎抹角」,但關於「手勁」、「眉角」就真的是他的經驗累積,這是誰也學不來的功夫。

呂師傅的椅子還是三陽機車的椅子

第一張禾稈凳在民國86年完成,期間呂師傅也會做出改良,做法如下
♦步驟一:先抽一把稻草。
♦步驟二:捲草毯所需的工具,算是一種「整形器」,目的在於捲草毯時能保持凳身的齊整,而這也是呂老先生的發明。
♦步驟三:草毯的長度,決定了凳子的大小。草毯越長,捲起來的凳子當然就越大。捲完草毯以後,再以草繩裹緊,像是結實的護腰保持草凳的標準身材!生產一個草凳需要一天的時間。農會之前曾經買了一組,含桌子、凳子,可是坐久了會變形,於是呂師傅一直設法改良,為了加強穩定性,於是想到在裡面加上草束強化。

步驟一步一步完成

師父真的用的很大力

呂師傅是道地的客家人,在編織過程和我說了客語,總需要別人來幫我翻譯,而他的妻子(陳意妹)很古錐,拿出相當多的古早東西與我們分享,甚至是早期的照片,婆婆會說國語,所以對話過程真切的感受到他的純樸與熱情,也許也是在五穀宮理事長們的帶領下,讓我們能夠進一步的了解與對答。

古代的小冰箱

搖籃

意妹很古錐(中)、五穀宮的理事長(左)

呂師傅特地製作一個剛起步的禾稈凳讓我們試試手工,在一來一回的過程裡,需要耐心、功夫,這也是來這一趟花蓮裡,覺得最印象深刻的回憶,大概越來越能了解為什麼現在觀光地點開設「DIY課程」,總是能吸引這麼多人報名參加的原因。

師傅說我做的動作很像~我的手工可是屬一屬二的咧

製作過程的影片欣賞,前置作業小小一段

地址:就不公開地方,畢竟是人家家裡囉
同文發布於 Peopo公民新聞   (任職於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所發表)


歡迎追蹤我的粉絲團,你的加入是我寫作的動力

延伸閱讀